2009年5月12日 星期二

跳蚤市場新生意 正在席捲台灣

凌晨三點,台中新干城跳蚤市場(大台中環保市場)前,排隊爭取臨時攤位的隊伍,綿延幾十公尺;清晨四點半,一台台小貨車駛入福和橋下,盤商從全台倒店倉庫、資源回收場蒐來的貨物灑滿一地,攤商揮舞著手電筒進行盤前交易;十點,高雄十全跳蚤市場中,賣家重重落槌「咚!」一件二手瓷器競拍成交。
正午,台北華江橋下攤商陸續收市;傍晚五時,台北永春跳蚤市場打烊。此時,天母二手創意市集卻正人聲鼎沸,車潮擠爆周邊道路。晚間十時後,天母攤商拖著行李箱回家,準備入睡時,台中新干城市場、台北福和橋、華江等攤商,已起床備貨。全台跳蚤市場,從南到北,二十四小時接棒演出。跳蚤市場是門檻最低的生意,是失業者、走投無路者最初的避風港、緩衝器。
在台灣,這個最低階的市場空間正急速增加。民國九十六年二月前的十五年期間,台灣二十攤以上、且固定開市的跳蚤市場,僅有七家;但金融風暴讓台灣跳蚤市場迄今家數暴增為十五家,兩年間家數增加逾一倍。
台灣也首度出現破千攤的巨型跳蚤市場。台中干城市場攤位數,由去年底近千攤暴增為今年三月底的一千二百攤(新、舊干城合計),三個月內成長二成,是該市場十年來成長最快的時刻。
過去台灣傳統跳蚤攤商以遊民為主,景氣驟變,讓「跳蚤人」更多元了。董事長、失業族、無薪假員工、落難老闆、單親爸媽、打工學生、家庭主婦、退休族、SOHO族,這些人,拋開過去的輝煌,在跳蚤市場裡求生,博士、廠長、老闆、遊民,一律平等。
根據台北重新橋、天母、台中干城三家跳蚤市場管理委員會評估,跳蚤市場因進入門檻低,擺攤者超過三個月的留存率高達九成,但多僅止於溫飽階段的「瘦跳蚤」。若要領一般上班族薪水,月淨賺六萬元以上的攤商,粗估僅一○%左右;年薪晉級百萬俱樂部的「肥跳蚤」,不到一%。

沒有留言: